资讯
首页 > 资讯 > 新闻

海绵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

2017-06-01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刘强


   5月15日,阵雨过后,秦皇大道两侧绿化带已将85%的路面雨水收集到路两侧绿化带进行过滤、滞留和渗蓄,大大降低市政管网排水压力,使城市的水循环更加畅通。 本报记者 赵晨摄 



  工作人员现场演示透水砖的渗水性。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模型图生动直观地展示海绵城市是如何自如地呼吸吐纳,完成对雨水的收集、存储和利用的全过程。 




  中心绿廊一期占地23公顷,最高可承载雨水量30万立方米,基本上能使周边二至三个街区内的道路和建筑地块中外排雨水完全消纳,大大降低了城市内涝的风险,也把有限的雨水资源留在了城市中。




   西咸新区沣西新城西部云谷两栋楼的屋顶已穿上“绿装”,不仅能祛尘、降温、保湿,还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延长屋顶寿命。



   图为海绵城市综合管控平台。截至目前,沣西新城已完成一期76个监测断面布设,安装在线监测设备56台,数据采集超2000万条,为项目规划、设计、实施、运维及管理提供全周期信息化支持。




   来自西安的34名中小学学生组成环保小记者采访团走进沣西新城,带着对“海绵城市”的好奇心,实地了解海绵城市建设原理,感受海绵城市的神奇之处。




   同佳苑小区透水铺装及下沉式绿地。 


 5月14日,初夏的一场细雨,让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美得娇艳欲滴。道路干净如洗,一片片绿草生机勃勃,一簇簇鲜花五彩缤纷……路过沣西新城秦皇大道的人们,不禁被这条既有景观、又有功能的海绵型道路深深吸引,纷纷驻足自拍。 


  22.5平方公里的海绵城市试点区域、80万平方米的海绵型公园绿地、5500平方米的绿色屋顶、全长6.8公里宽200-500米不等的中心绿廊……这一串串闪亮的数字,是沣西新城海绵城市建设的缩影,生动诠释了沣西新城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的不断尝试。 


  事实上,早在2012年规划初期,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就以建设“现代田园城市”为目标,秉承“高品质建设、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始终以世界一流规划引领发展,开展50多项规划设计工作,妥善处理了城市和人、城市和产业、城市和生态的关系,以生态溶解城市的理念,最大限度修复原有的河流水系,形成自然河流景观带、生态绿廊、城市绿环、中央公园和街头绿地等多层次开放空间,全区域、多层次、全过程对雨水进行渗、滞、蓄、净、用、排等综合利用,让城市在下大雨时吸水,干旱时“吐”水,逐步实现“海绵型城市”建设效果,为城市内涝、水资源短缺等提供了科学的综合解决方案。 


  2015年,西咸新区获批成为我国西北地区首个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同年,西咸新区以沣西新城为核心试点区域,秉持着集约、绿色、低碳、智慧的现代田园城市为建设目标,开展低影响开发技术的探索和实践。两年来沣西新城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以“海绵城市”建设为统领,对相关工作系统化、标准化、模块化,探索了一条具有沣西特点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 


  如今,海绵城市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一场场暴雨中的出色表现,也让沣西新城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让越来越多的人对生活在“海绵城市”中充满了向往。 


  海绵城市建设让沣西新城的每一滴雨,从每一个角落汇聚成涓涓细流,经过科学处理、分流,不让道路积水、不让内涝产生,浸遍能让市民赏心悦目的每一寸土地,并将富余的雨水积存起来,变成景观水面,调节生态平衡。 


  截至目前,沣西新城海绵城市专项开工项目62个,其中已完工项目25个,在建项目37个,累计已完成海绵型小区与园区50余万平方米,海绵型道路35公里,海绵型公园绿地约80万平方米,防洪治理类及水生态修复类项目约20公里,已构建起包含建筑小区、市政道路、景观绿地和中央雨洪调蓄系统在内的四级雨水综合利用体系。 


  借助自然力量排水,“源头分散”、“慢排缓释”,让城市如同生态海绵般舒畅地呼吸吐纳,实现雨水在城市中的自然迁徙,充分发挥出生态效益,全面改善人居环境。海绵城市,助力沣西打造生态之城,让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