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库
首页 > 智慧库 > 设计达人 > 海绵城 > 某市金山湖路海绵城市建设雨水工程(道路)

某市金山湖路海绵城市建设雨水工程(道路)

2017-09-21 来源:镇江规划院
作者:镇江规划院


一、项目概况

    金山湖路位于江苏省某市北部滨水区的金山湖风景区,区域规划以休闲旅游、低密度居住和高档商务为主。本案例设计段北起中泠路,南至长江路,全长 645m。道路横断面形式为:2.0m(人行道)+3.5m(非机动车道)+3.5 m(机非分隔绿化带)+14.0m(机动车道)+3.5m(机非分隔绿化带)+3.5m(非机动车道)+2.0m(人行道)。


    道路西侧红线外有一条规划 20m 宽水系,道路低点涝水可就近排入水系,内涝风险相对较小,该道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是结合海绵城市雨水工程建设,有效削减地表径流污染。


图 1 金山湖路区位和示范段范围二、方案设计


1. 设计目标

    (1) 满足某市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即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 85%(对应降雨量 35.3mm);
    (2) 能够有效抵御不低于 30 年一遇的暴雨;
    (3) 面源污染(SS)削减率不低于 60%。


2. 总体方案

    雨水排水系统由源头雨水控制系统、雨水管渠系统及内涝防治系统组成。


图 2 金山湖路径流排向示意图




图 3 金山湖路生态草沟布置示意图


    源头雨水控制系统:结合道路两侧机非分隔带设置3.5m宽生态滞留草沟,并结合人行道设置透水铺装,利用道路横坡及开口路牙,引导地表径流进入生态滞留草沟,经收集、下渗、过滤、调蓄、排放、溢流的过程管理降雨径流。


    雨水管渠系统:道路不进行纵向排水管道的敷设和传统雨水篦的布置,道路东侧地块雨水通过间隔的横向过路管的形式排入西侧水系,路面雨水则通过生态滞留草沟收集和输排。草沟内下渗及超渗的雨水分别经盲管和溢流口进入雨水管渠系统。

    内涝防治系统:按内涝防治标准校核源头雨水控制系统及雨水管渠系统的排水能力,道路过街管利用原有河道过街涵或按30年一遇标准铺设过街管。

3.海绵设施
    (1) 生态滞留草沟


图 4 金山湖路生物滞留草沟断面大样


    生态滞留草沟上宽3.5m,底宽1.4m,结构深度1.55m,全长1140m,有效面积 3762m2。生态滞留草沟结构层分为蓄水层、覆盖层、换土层(透水性土壤)、水洗粗砂层、砾石层(水洗碎石),砾石层设盲管,草沟周边设防渗膜。


    生态滞留草沟末端设置溢流式雨水口,雨水口入口标高高于透水土壤表面底部 15cm。溢流雨水口采用国标圆形检查井,与过路雨水横管相连。





图 5 “凸式”溢流井及井盖断面大样图


(2) 透水混凝土铺装

    人行道采用彩色透水混凝土铺装的设计。




图 6 透水混凝土人行道大样

(3) 地表导流设施
    利用道路全线布置断开式路牙及道路横坡,引导路面径流流入生态滞留草沟。



图 7 断开式路牙大样图


4.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计算
    (1) 计算雨量径流系数
Φ=(φ 绿地F绿地+φ车行道F车行道+φ透水砖人行道F透水砖人行道)/(F绿地+F车行道+F透水砖步行道)
=(0.15×3762+0.9×20640+0.4×20640)/(3762+20640+20640)=0.82


    (2) 计算生态滞留设施的控制雨量体积生态滞留草沟有效面积 3762m2,总深度 1.55m,其中蓄水层 0.15m,换土层 1.0m,碎石层 0.4m,换土层空隙率取 0.2。草沟坡降顺道路坡度为 0.003,蓄水层厚度乘以折扣系数 0.5;同时草构梯形断面折减系数取 0.6,通过采用生态滞留草沟,可控制的雨量体积为:
    V=VS+WP
    式中:VS—渗透设施的有效存储体积(m3); WP—渗透量(m3);
    K—土壤渗透系数(m/s),取 100mm/h;
    J—水力坡降,取 1; AS—有效渗透面积; ts—渗透时间(s),取 2h;
    VS =3762×(0.15×0.5+1×0.2)×0.6=620.73m3 WP=KJ AS ts=2.78×10-5×1×1505×2×3600=301.24 m3
    可控制的雨量体积 V=921.97 m3。

(3) 计算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采用容积法(V= 10HφF )计算本项目控制雨量 H:
    H=921.97/(10×2.06×0.82)=54.58mm>35.3mm(对应某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90%)。

三、竣工实景